人體的確存在任督二脈,但大多數人只知道武俠小說的說法。
這裡解釋並整理了中醫理論的任督二脈及其穴道名稱和功效。
另外還有中里巴人鄭幅中的養生功法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。

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

鳩尾、巨闕、上脘、中脘、建里、下脘、水分、神闕

鳩尾:
適應症狀:心情鬱悶有空虛感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。
穴道位置:心窩即是鳩尾穴。

巨闕:
適應症狀:胃腸不適、慢性肝炎、食慾不振、胸悶、心悸、心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胃酸過多、宿醉、失眠、打嗝不停、呼吸困難、改善虛弱體質。
穴道位置:巨闕穴位於心窩到肚臍連線,心窩下四分之ㄧ處。

上脘:
適應症狀:胃腸不適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胃酸過多。
穴道位置:此穴位於巨闕穴與中脘穴之間。

中脘:
適應症狀:治療胃疾、慢性腹瀉、腹痛、腹脹、便秘、消化性潰瘍、消化不良、噁心、嘔吐、痰多、打嗝、增進食慾、緩解因胃下垂或低血壓引起的不適、調節過胖過瘦、消除腹部贅肉、強化肝臟、宿醉、失眠、哮喘、頭暈目眩、耳鳴、掉髮、心悸、青春痘、肋間痛、糖尿病、老人斑、體力衰退、肌膚粗糙、神經衰弱。
穴道位置:中脘穴位於心窩到肚臍連線中點。

建里:
適應症狀:慢性腹瀉、腹脹、胃痛、厭食、噁心嘔吐、胃腸痙攣。
穴道位置:此穴位於中脘穴與下脘穴之間。

下脘:
適應症狀:慢性腹瀉、食慾不振。
穴道位置:心窩到肚臍連線,肚臍上四分之ㄧ處。

水分:
適應症狀:可以緩解因為壓力導致的慢性腹瀉、浮腫、腹水、便秘、下痢、失眠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腎炎、膀胱炎。
穴道位置:水分穴位於肚臍正上方一寸。

神闕:
適應症狀:夜尿症、虛脫、遺尿、疝氣(寒疝)、腹脹、便秘、脾胃虛寒、腸胃消化系統疾病,有健胃整腸、調元氣、補氣血的功效。
穴道位置:肚臍即是神闕穴。從肚臍到恥骨,也就是神闕穴到曲骨穴,對夜尿症皆有療效。

參考圖:
http://www.mifang.org/am/pic/fxiong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