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體的確存在任督二脈,但大多數人只知道武俠小說的說法。
這裡解釋並整理了中醫理論的任督二脈及其穴道名稱和功效。
另外還有中里巴人鄭幅中的養生功法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。

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

大椎、陶道、身柱、神道

大椎:
適應症狀:小孩體質虛弱、白血球減少症、過敏性口腔炎、蕁麻疹、濕疹、感冒、發燒、流涕、哮喘、咳嗽、有痰、頭痛、頸肩酸痛、全身痠痛、手臂疼痛、背痛、麻痺、落枕、精神病、癲癇、心煩、失眠、心神不寧、神志錯亂、意識不清、語無倫次、狂躁不安。
穴道位置:後頸底部大塊凸骨,與下面第一個凸骨中間,大約與肩膀同水平的地方。

陶道:
適應症狀:對小孩體質虛弱有強健功效、氣喘、支氣管炎,可與大椎穴、身柱穴同時刺激。
穴道位置:大椎穴下一寸。

身柱:
適應症狀:小孩體質虛弱、氣喘、支氣管炎、腦性麻痺、耳鳴、感冒、咳嗽、癲癇、肩膀疼痛、疝氣、關節肌肉疼痛、屈伸不利。
穴道位置:後頸底部大塊凸骨,往下第三和第四個凸骨中間。

神道:
適應症狀:緩解莫名的暈眩、頸肩酸痛、氣喘、支氣管炎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情緒不穩。
穴道位置:後頸底部大塊凸骨,往下第五和第六個凸骨中間。

參考圖:
http://www.mifang.org/am/pic/fbei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